美文2006>网游小说>华娱之光影帝国 > 589章 利益交换
    自家公司已经收购,只等着最后签约放款拿所有权的院线公司,居然在国庆大假期间,偷偷的挖起了自己的墙角……

    这是一件怎么看都让人觉得有点像是黑色幽默剧的事情……

    但这件事,却又是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但其实,在天朝电影推广数字电影之前,院线业内的乱象其实还要严重得多。

    从2004年开始,国家牵头,出资研发了相关票房统计软件,希望通过互联网来计算票房,并且成立了专门负责统计数据综合整理的相关部门,那也就是所谓的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

    说老实话,国家能够想得到这种做法,并且在当时出资,出人将这个想法变成现实,对于电影业内的专业人士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但是,这套统计软件貌似有个问题。

    那就是他没有解决传播介质……或者说是统计数据覆盖面的问题。

    那就是并非所有的影院都愿意,或者说是有能力安装一套计算机售票系统。

    没办法,国家出资研发的软件,就算不做商业售卖,但是收取一点维护管理费还是挺合理的嘛?

    结果在这套软件刚刚研发出来的时候,只有一部分的一级市场,也就是当时的二线以上的城市影院,才愿意或者是有能力安装这套东西,

    而占据市场大多数的二级市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村或者小县城市场的电影院,则由于无力承担相关升级费用,又或者是采取的买断影片放映权的方式进行放映,直接导致了这部分票房数据难以统计……

    于是乎,由国家牵头,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所整理公布出来的票房数据,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几乎都沦为了一个摆设。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院线电影票房数据经常是各种情况满天飞,不是真正的内部核心成员,谁也不敢说电影的票房数据有多少水分。

    当然,平心而论,这也算是每个国家电影市场发展中的必经阶段。

    随着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开启,互联网产业变得越来越发达,一套完整的计算机售票系统也渐渐成为了国内电影院的标配,喵眼,淘票等等票务平台也日趋规范的时候,一种新的票房漏洞模式就诞生了。

    而这种方式就是墨龙传媒现在遭遇到的偷票房。

    当初虚报票房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人为的制造观影火爆的情况,从而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

    所以当初电影发行方对首周票房的“手脚”动作也是最大的因为这段时间电影的新鲜度和关注度最高,如果票房红火,将大大增强后续市场吸引力。

    但是,那种方式仅限于发行方的宣传策略,对于院线来说,即便你报到十亿,他们也只会按照真实的票房数字给发行方结账……

    但是,这次的‘偷票房’就完全是两个概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