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2006>穿越小说>重生之春秋战国 > 第178章 使者【下】
    “这个是因为主上在执行这个法令七天前就将内容传达到各地,规定在同一天执行,而在执行的三天前,开始在关卡前树立石碑。每名进关的商人在缴税的时候税吏都会告诉商人。明知而故犯,岂不闻罪有应得?商人如何不信服?”说话的人不是残竹,而是被杨子璐派到句无城迎接使者的大夫鸥离。

    使者闻言怔了怔,旋即感叹道:“此言甚妙!‘明知而故犯,岂不闻罪有应得?’想不到蛮夷之地也有如此名句,先生大才。”

    鸥离老脸一红,虽然有心将这个奉承接下来,无奈这话是杨子璐说的,给他一万个胆子也不敢盗版杨子璐的话。讪讪然的说道:“天使说错了,此话是吾主所言!非我所言!”

    使者闻言没有说什么,不过心中对于杨子璐更加好奇。杨子璐的实际早就从汉国的商人口中传播到中原,甚至更西的秦国也有所耳闻。但口中的杨子璐不过是重情重义,用兵如神。

    其实他不知道,这些商人口中的杨子璐都是修改版的,为的就是拉拢天下人才。人才为什么要到你这一个名不经传的小诸侯国呢?那得有威望,有吸引比人的亮点。于是就有了汉国的商人兼职说书先生的事情。

    慢慢马车已经接近九夔城了,九夔城城门上方的‘九夔城’三个大字都清晰可见。此时一阵充满稚嫩的声音传过来。

    “波!坡!摸!佛!得!特!……”

    使者怔了怔,大夫鸥离不等使者提问,已经率先介绍道:“这是学舍,二等公民以上的子女可以免费进入学舍学习,三、四等公民则是象征性的交一点学费,并不高,一个学期不过是五斗米。原本是设置在城中,但主上后来感觉城中太过繁华热闹,不适合学舍教育。所以搬迁到城外,选择比较宁静之处。”

    使者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说道:“汉子真大贤!如此重视教育!但这些孩子读的是什么书?老夫自问看过的书籍也不少,但也是第一次听到如此奇怪的熟悉。”

    “不是书籍,是拼音!”鸥离自豪的说道,接着又演示一番拼音的运用。

    使者闻言,立刻眼睛一亮,立刻感觉到拼音的妙处了。惊讶道:“这!这真是天纵奇才,如此一来恐怕儿童学习文字,可以轻易上手!”

    “这是自然,这是吾主所创!”鸥离现在有一种农奴翻身把歌唱的感觉,你看!公认的文明中心周朝的大夫,居然都崇拜我们蛮夷小国的文化。

    “莫非,这字也是汉子所创?”使者惊讶的指着城门上方的简体字道。

    “自然!”鸥离兴奋的说道。

    使者这次是真真正正的惊讶,创造一种新的字,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使者是周朝有名的学术大家,自然知道其中的困难,他越发好奇杨子璐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马车慢慢驶入九夔城,让使者惊讶的是,这座小城却非常的繁华,到处都是叫卖的小贩。显得整座城池充满活力,仿佛一棵茁壮成长的小树。

    慢慢马车就通过青石板铺垫的大街,来到了王宫。要不是大门前站着四名全身披挂整齐的卫兵,使者几乎都认为这里不过是某个普通富商的住宅。

    在使者眼中,这里完全没有一丝宫殿的影子,围墙不过一丈(两米)高的夯土墙,而非坚固而高大的石墙。目光越过石墙,竟然只看到房屋的屋檐,这也证明一国之主居住的地方居然没有超过两层的建筑物。更没有君主喜爱的那种十多丈高的高台。

    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特别是高台,那是贵族大夫之间饮宴必备场所。实在是让使者好奇,杨子璐是不是一个孔子般的人物。

    其实使者高看了杨子璐,并非是杨子璐不想修建一座宫殿出来,一来是事情多,刚刚建国就和勾践打仗,紧接着又是春耕。杨子璐那里有心思和金钱去琢磨修建一座新的宫殿?所以他这座宫殿还是他原本的新屋子的基础上修建的,最大的改变就是外面的篱笆换成了一丈高的土墙。

    马车在大门前停下来,在大门前站岗的四名卫兵分出一人走过来询问一番,得知来人的身份后,这才离开,打开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