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2006>修真小说>毒清 > 第九十四章 八千军
    花了一天半的时间,杨猛与魏五筛了一遍滇西的读书人,涮出去十几个不能用的,这些人杨猛也没亏待,一人给了五两银子的盘缠,让他们该干嘛干嘛。

    剩下的全部安置在了明湖书院,他们的家人,也都安置在了附近的学田之中,借着这些人手,让书院的工匠和他们一起搭建简易的茅屋竹楼,暂且先住下再说。

    临走的时候,魏五还专门提了要求,让杨猛搜集一些书籍,这些都是前几代的传教士,排第一位的就是汤若望,他所著的《火器挈要》和《堪舆格致》是必须要弄到手的,前一本是火器要诀,后一本是矿产要诀,这些现在虽说没什么实用价值,但可以作为参照,检验译书馆的成绩。

    利玛窦、南怀仁的一些著作也在其中,这些东西有些是云南用的上的,有些则是为了安抚那些个洋人。

    这些东西大多在朝廷手里藏着,要想弄到这些东西,魏五也没抱太大的希望,想让朝廷放手,杨家的实力还不成。

    可这些对杨猛来说就简单了,自己做肯定不行,可把这个任务交给岳父潘仕成,那可是正途,老潘在广州引进西学,正好这些书籍,可以做个借鉴,名正言顺的上个折子,朝廷那里应该没什么麻烦,应下了魏五的请求,杨猛就赶回宜良庄园了,那里还有八千防疫营的人手,等着自己训练呢!

    云烟的买卖,大量的购置军火,自己很快就会暴露在列强的视线之中,正好借着那百十位洋鬼子还在庄园,让他们看看自己的实力。

    把实力暴露给洋鬼子,杨猛一点也不怕,当初为了救大哥,他走过洋人的路子,可他们连进总督府的资格都没有,这些洋鬼子再怎么胡说八道,朝廷应该也不会相信的。

    防疫营八九千人的数量,这是总督府认可的,现在云南府的疫情还没散尽,封锁云南府,督促协助各州县防疫,八九千人也有些捉襟见肘。

    杨猛也想借机扩一扩军,但被贺长龄拒绝了,防疫营的八九千人虽说是民壮,可这数目却有些多了,军情险地的一镇兵马也不过万余人,而云南这边一镇兵马不过一两千,虽说这些人是用于防疫的,但一个参将手底下拥兵过万,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总兵一职,贺长龄不可能许给杨猛,就是许了,杨猛也不会接,武将到了总兵这个职位,任职就有规矩了,家乡五百里之内不能任职,也不能直接带兵,这个可是律法,过了这道线,基本也就等于造反了!

    这个把柄现在属于致命危险,轻易不能越线,但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化为民团就可以了,防疫营算是有编制的正规军,民团就不同了,很随意的玩意,金鸡团练沈聚成不是叫嚣着有数万团勇吗?等练好了防疫营,杨猛也要来上个数万练勇。

    回了宜良庄园,杨猛却发现一个不太现实的问题,庄园后面的谷地,驻不下八千人,即使勉强驻扎下来,一旦开始训练,弄出的声势,根本就藏不住。

    杨家庄园,就在进出宜良的主路上,这么明目张胆的练兵,不是杨猛想要的。

    给明湖译书馆弄出的那片谷地,倒是个练兵的好去处,可这样一来,明湖译书馆就需要另行选址了。

    这八九千人得赶紧把他们支出去,不然这么多人聚在庄园,就怕有人捅事儿。

    “找韦驼子过来,另外派人快马去明湖书院,找来江树先。”

    这防疫营的主帅,杨猛就选定了韦驼子,这位虽说不怎么识字,但练兵还是有一套的,最起码他练出的人手忠心可用。

    韦驼子的年岁也不大,三十出头的年纪,加上那一身的本事,出上二十年力,绝对不成问题,防疫营现在是杨猛手里最大的一支力量,绝对不能在统帅上出问题。

    “三爷!”

    风光的韦驼子,一路小跑赶了过来,跟着三爷自己算是登天了,八千多人的队伍,数遍杨家自己绝对是独一份儿的。